乌克兰危机已有2周年,在乌军从阿夫杰耶夫卡撤出后,战争的天平似乎向俄罗斯方面倾斜。乌克兰可能会“顶不住”,西方坐不住了,欧盟商讨酝酿出兵,称在派遣陆军部队的问题上“随着局势的发展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俄方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普京又在讲话中指出要提升武器装备水平和作战指挥训练,他好像打算加大“赌注”;同时俄罗斯欲向中国借60亿的新闻沸沸扬扬,俄罗斯真的扛不住了吗?
俄乌冲突2周年之际,西方开始酝酿出兵,但已遭欧洲多国领导人轮番拒绝,美国各部门也统一口径,防止“出洋相”。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月27日报道,马克龙在巴黎举行的“支持乌克兰国际会议”后表示,“今天在自由和坦率的氛围中进行了全面讨论,对正式派遣陆军部队问题没有达成共识,但随着局势的发展不排除任何可能性”,“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俄罗斯无法在这场冲突中获胜。”
马克龙的讲话表明,西方正在酝酿出兵的想法,可随之而来的则是欧洲多国领导人的“拒绝”,引发了轩然大波。德国总理朔尔茨、意大利外长塔亚尼、斯洛伐克总理菲佐、波兰总统杜达等领导人都火速否认了派兵的这一说法,就连美国国务院、白宫和军方全都统一了口径,生怕在舆论上出什么差错。
俄罗斯当然也注意到了马克龙的相关言论,甚至指出北约若向乌克兰派遣军队将等同于“宣战”。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天回应称,俄方已经注意到法国总统马克龙有关相关国家已讨论可能向乌克兰派遣武装力量的说法;俄联邦委员会副主席科萨切夫也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如果北约向乌克兰派遣军队,这可视为该组织直接参战或向俄罗斯宣战。
马克龙这样语出惊人,应该有几层意思。其一就是给乌克兰打气助威,最近乌军在战场上接连失利,士气低落,此时马克龙直接画了出兵这一“大饼”,总该有些效果;其二就是向普京发出威慑,最近欧洲和俄罗斯在政治外交舆论场上剑拔弩张,相互都在讨论着“对抗”“开战”的可能性,马克龙此举也想为法国争取一个未来筹码;其三就是向美国施压,美国作为援乌国,可最近却近乎没有援助,马克龙打算指桑骂槐,不仅直接针对朔尔茨,还间接施压美国,言外之意就是美国你再不做点事欧洲也顶不住了。
对俄方而言,现在的国际环境、战场形势对其有利,那么只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那么胜利到来也不会太远,与此同时普京也加大了“赌注”。据中新社2月23日报道,普京当天在祖国保卫者日发表讲话时表示,俄军不仅有了更充分的战略核力量、新型“锆石”高超音速导弹、新型战略潜艇等,还将结合实战经验,继续全面加强军队建设,不断加强技术装备更新和现代化建设。下一步将研发生产更先进的武器装备,并在军事领域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提高军队的作战训练、技能、协同作战水平,培训各级指挥官。
普京的表态表明,俄方正在加大军备建设投入,更新实战需求导向的高精度武器装备,以求在乌克兰战场上更好地打击乌军、保存自身有生力量。这也难怪,此前冲突中,俄军从传统战术理念上还未转变过来,曾经常发生由于手机信号被乌军轰炸、乌军无人机猎杀俄坦克装甲车等情况,造成了较大损失。从实战中痛定思痛后,俄军在作战方式上也转变了很多,此次普京加大“赌注”时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和指挥训练水平,就是意在用更适合俄乌战场的作战理念进一步压倒乌军。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节节推进的同时,俄罗斯正在考虑向中方借款60亿元,这会不会是俄罗斯“扛不住”的先兆呢?毕竟都已经打了2年,又受到了西方持续制裁,俄方的人财物等力量确实比较紧张。2月26日报道,俄罗斯财长西卢安诺夫表示,他们正在与中国的同行探讨人民币借款的可能性,打算借款60亿元人民币,现行的预算法规定允许俄罗斯进行人民币借款,但仍在与中国财政部的谈判之中。
在俄军沉重打击阿夫杰耶夫卡的乌军后,西方坐不住了,虽然表态不会直接出兵乌克兰,但为进一步打击俄罗斯经济,2月23日拜登宣布了新一轮大规模制裁,包括金融、能源等领域的500多项制裁,声称将确保俄总统普京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并透露可能会考虑将中国金融业纳入制裁范围。要知道,西方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已采取了多轮经济和金融制裁,甚至还使出“阴招”,冻结俄海外大量资产,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
不过,俄罗斯经济还是挺过来了,并没有像西方臆想的那样“崩溃”,2023年经济增长率为3.6%,表现良好。此次准备向中方借款,很有可能是中俄合作的既定计划,毕竟2023年中俄贸易结算已完全摆脱第三国货币,“去美元化”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金融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也无可非议。此外,若是中方同意借款当然更好,因为这样可以使用人民币购入中国商品,绕开卢布结算,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西方的直接制裁,保护中国企业。
总之,乌军在战场上的颓势基本上已成定局,西方必然会加大对乌援助力度,特别是美国也会重新推动援乌议案,但仍然受到国内政治斗争影响,特别是正值“大选年”,形势更加紧张。这样一来,欧洲就要承受更多压力,普京一旦加码,到时候就不是俄罗斯“扛不扛得住”的问题了。